回顾五十年民族艺术成就

2004-05-21 00:00

--西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所长   丹增次仁

五十年前的“5·23”是新西藏历史的开端,是千年农奴当家作主的盛大节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发展,从贫穷走向富裕,从愚昧走向文明和从封闭走向开放等方面的历史性变化。今日西藏在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政治上翻身做主人充分享受人权自由,经济上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文化上既有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自由。又有发展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自由。西藏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全国人民的重视和推崇,民族文化艺术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文化艺术都迈进了一个新的世纪。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和高水平的文化艺术作品,不仅进入了全国艺术殿堂受到广大艺术工作者和群众的欢迎和赞扬,也登上了世界舞台。屡获大奖,为西藏人民争了光,为祖国赢得了国际声誉。

党和国家不但积极发展西藏的经济,而且十分尊重和保护西藏民间文化艺术,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有力措施积极保护和发展西藏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对西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用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的、普查、收集、采录、整理、研究和编纂出版工作,得到了广大藏族群众的高度赞扬的信任。1986年西藏自治区专门成立了西藏自治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领导小组,有政府主管文化的一名副主席任组长,当年在拉萨召开了全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并成立了“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编辑部,即《中国戏曲志·西藏卷》。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中国曲艺志·西藏卷》、《中国器乐集成·西藏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西藏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西藏卷》、《中国民歌集成·西藏卷》等,尔后拉萨等六地一市都陆续成立了抢救“民族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人、拔了专款配备了设备和专车等全面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993年又召开了第二次全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及时总结交流了六年多来的工作经验,布署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增加了经费开支,改选了领导班子,有原政府主管文化的副主席拉巳平措同志任组长,下设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民族艺术研究所,加强了力量,加快了工作进度,经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走遍了西藏七十四个县的乡村、牧场、寺庙、组织了近一万名民间艺人和当地有关学者进行录音、录像、拍照、采访、编辑和整理工作”,我们已经收集到的彩色图片 1000多张,包括舞蹈场面,文物古迹,服装道具、民俗活动等。录像带 100多盘,包括民间影片、宗教舞蹈、宫延乐舞等共有一百五十多个不同品种的舞蹈。录音带500多盘,包括民间歌曲、曲艺音乐,宗教音乐、戏曲唱腔,器乐曲等共有1000多首,文字资料一千多万字。民间歌曲方面,农业类,如:耕地歌、挖地歌,打场歌、收割歌、运肥歌等。牧业类,如:剪羊毛歌、挤奶歌、放牧歌、炼制酥油歌等。建筑类,如:杠木头歌、打墙歌、砸地歌等。副业类,如:洗罐罐歌、榨油歌、磨饲料歌,挖盐巴歌等,还有民间祭视歌、婚礼歌、巫术歌、杂技歌、儿歌等。

   宗教音乐有各种加林,铜钦,噶林,鼓钹,笛子曲,羌姆音乐,诵经音乐等。

   民间舞蹈方面,狩猎类,如:射猎及模拟各种禽兽的孔雀舞、鸽子舞、狮子舞、龙舞、野牛舞、打狼舞等。原始信仰类,如:图腾崇拜日月山川等。性爱类,:如新发现的男子生殖器舞。鼓舞类,如:腰鼓舞、背鼓舞、挂鼓舞、手鼓舞等。礼仪类,如:布达拉宫嘎尔舞、扎什伦布嘎尔舞、萨迪寺嘎尔舞、昌都强巴林嘎尔舞等。自娱类,如:堆谐果谐、果卓、卓谐等。还有抗灾歌舞“给达给姆”,古代士兵舞蹈“百”等。。

   宗教舞蹈有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场面、不同教派的羌姆共三十多种,特别是有些已面临失传的有了新的发掘和突破,如林芝《米纳羌姆》,拉萨《嘎玛夏羌姆》等。

   民间曲艺有:林格萨尔、喇嘛玛尼、百、夏、折嘎、堆巴谐巴、扎年波冬、古尔鲁等。

   民间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昌都戏、德格戏、门巴戏。

   民间器乐有扎年琴曲、归布琴曲、杂林曲、归林曲、卡旺曲、热玛琴曲、霍琴曲、毕旺琴曲等。在这些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的背后也几乎都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为我们认识研究古老的文化艺术,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提供了不少信息。其中不少艺术品种属于鲜为人知的珍贵品种,如:阿里地区的女子抒情歌舞“宣”有近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它的发现对西藏象雄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山南地区的男子生殖器舞,对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昌都丁青县孜珠寺羌姆中的“聂拉”(既地狱)一段全部是裸体舞,对西藏原始宗教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学术价值。林芝地区发现的“热玛琴”是我区乃至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一种民族乐器,它的挖掘对西藏民族乐器和器乐曲的历史研究和发展创新具有很高科学价值。山南曲松县拉加里的宗教舞蹈羌姆中的“白布”(尼泊尔人)该羌姆反映的是廓尔格人侵略西藏时清朝中央派兵支援西藏和藏族群众联合打败廓尔格侵略者。这个舞蹈充分说明西藏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隔的一部分,藏汉两个民族历来谁也离不开谁,该舞的发现具有着很高的政治意义和真实的历史价值。

   这些流传在民间的无形艺术经过专家学者们编辑整理形成了有型的巨著,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中化民族文化长城”。19 9 3年完成了《中国戏曲志·西藏卷》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它有 86万字,100多幅黑白图片,200张彩色图片,它的内容包括藏戏的起源、发展、演变、形式、内容、特点、音乐、唱腔、身段、服饰\道具以及表演习俗,团体机构、人物传记等。本卷的综述,实际上是一个有关西藏藏戏史略的系统记述,对西藏民族戏曲史、甚至包括整个中国戏曲史科学都是一个重大贡献,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薛若琳同志在全国艺术工作座谈会上谈“十大艺术集成志书的编纂与进展情况”时说:“西藏在编写戏曲志时,经过研究、确认、白面具藏戏是在八世纪的唐代中叶形成的,这就把我们国家的戏曲史的上限提前了”。这是西藏文化对祖国文化的一大贡献。2000年又完成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它有15 0万字,5 0个代表性舞种,彩色图片70张,舞蹈动作图1000多幅,舞曲300多首,歌词500多首,这些舞种可归纳为民间歌舞、宗教舞蹈,宫廷乐舞三大类。本卷的综述实际上是西藏舞蹈发展史,它包括西藏舞蹈的起源、发展、流传、分布、演变、形式、内容、特色、服饰、道具、乐器、手势、。步伐、造型等。如今歌舞的海洋更显充实,更为壮观,现己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它将对今后的藏族舞蹈的创作、表演、教学、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中国曲艺志·西藏卷》和《中国器乐集成·西藏卷》通过初审。《中国曲艺志·西藏卷》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它的综述包括西藏十大曲艺品种的历史沿革,表演形式,表演特点,表演习俗,表演场所,服饰道具,人物传记等共有 100多万字,100多张彩色图和服装道具图。50多首曲谱。《中国器乐集成·西藏卷》有20多种宗教、民间、宫廷等乐器约曲谱600多首和每个乐器的历史发展、演奏内容、表演形式、演奏方法、乐器的制做方法和材料等都有详实的文字说明以及图片。这两部志书的完成对西藏民间曲艺和器乐的创新、发展研究提供了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科学依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西藏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西藏卷》、《中国民歌集成·西藏卷》待审稿,预计2002年和广大读者见面。我们每一部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成果的问世,都是对西藏文化事业的巨大贡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成果。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同志在《十大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首发式上的讲话》中讲到:“中国各民族人民都富有创造精神和优良品德。各族人民为了生存和发展,用他们的劳动和智慧改造客观世界,用文化艺术歌颂生活、斗争、记述历史,同时也用文化艺术塑造自己的主体的光辉形象,创造了众多的英雄典范。一部文化史,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史和艺术作品常常包含着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民俗、宗教等方面的一些历史资料,以至美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对后代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我们编纂的这十大文艺集成志书,内容多姿多彩,有人说是民族文艺的“百科全书”,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为研究中华民族文艺发展为历史,创作规律,美学特征提供了系统而又翔实可靠的资料,而且对于我国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中外文艺比较学以至政治史、经济史,文化思想史等等的研究都提供了大量有科学价值的历史资料,它的重要性,时间离得越久远就会更加看得清楚”。

藏民族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是藏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它象埋藏很深的矿藏,范围广,数量大,品味高,又像汪洋大海,无边无际。在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工作中,收集了大量的文化基础资料,包括文字、曲谱、图片、各种民间乐器等等,其中的很多资料,是具有文物价值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江总书记指出“要努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良文化传统”。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始终是建设“先进文化”必不可少的土壤和条件,它本身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越具有民族性,就越具有国际性,也就越加具有存在的价值。悠久而丰富的文化传统,也正是西藏文化的特点和优势所在,是西藏文化自信心和战斗力的源泉,努力开展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出版工作,是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工程,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事业。

多年来的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出版工作,不仅保护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而且理顺了西藏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同时弄清了西藏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曲艺,器乐等的起源、演变、流传、分布、种类、形式、,内容、特点等等,西藏文化艺术确实浩如烟海,但过去谁也说不清,而国际反华势力更没有资格说西藏文化问题,如今我们把它搞清了。所以它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科学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有巨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它填补了西藏艺术志书的空白,在历史上西藏虽然也有象桑耶寺志《拔协》出现外,但文化艺术专题性艺术志书尚没有一部。因此,编纂出版十大文艺集成志书是党和国家对藏民族文化艺术的尊重和保护以及弘扬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民族文化艺术宏大的建设工程,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种善事,是一项了不起壮举,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做到,中国第一个做到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有这样的气魄和能力,这是对国际敌对势力所谓西藏文化毁灭论的有力回击。

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不但挖掘、保护、抢救了许多濒临失传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创作人才和研究人才,繁荣文艺创作,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以及对外的文化交流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如:自治区歌舞团表演的舞蹈“宣”和“甲谐”,日喀则文工团表演的舞蹈“筒架”等都是在文艺集成志书普查时发现的新的艺术品种,经过专业编导们的加工提炼之后的优秀作品,深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和高度赞扬。理论研究方面我们成功的承办了《西藏艺术研究》》 汉文版总第59期,藏文版总第24期,内容包括:音乐、舞蹈、曲艺、戏曲、美术、摄影、建筑、宗教、民俗等,共发表了1055篇重要论文和介绍性文章,其中80%的论文是藏族作者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不但有了自己的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和艺术学校以及一大批专业表演人才,而且有一批较高水平的创作和研究人才,他们的表演技能,创作水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屡获大奖,这标志着西藏当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已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标志着新西藏文化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标志着西藏文化艺术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50年来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2001年 5月 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