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马其诺

( 作者:王松绍 )
2004-05-21 00:00


    参观过马其诺防线的人都会承认这确实是一道铜墙铁壁。但就是这样一条曾经号称“固若金汤”的钢铁防线却成了世界军事史上最大的笑柄。

    我先后进马其诺防线大概有六、七次之多。每一次进去,我都会感叹于当年建设马其诺防线鼓吹者们的奇伟构想。由北往南,依山傍河,修建一条长达700公里的边境防御工事,以保国土完整,这一构想,除了中国的万里长城,古今中外恐怕仅此一家了。但长城的修建是在1000多年前的冷兵器时代。而马其诺防线面对的将是飞机、大炮和坦克的立体进攻。

    我也感叹于马其诺防线工程之浩大。在和德国交界的阿尔萨斯、洛林山地,与意大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甚至一直延伸到科西嘉岛上,一共建有大型要塞工事44个,开挖地下坑道100公里,全线大小碉堡则更有1533个之多。工程总土方量为1200万立方米。据说,来自法国殖民地的大量劳工日夜劳作,从1929年到1935年,总共用了6年时间才将工程的主体部分基本完成。工程总造价高达50亿法郎,据说相当于当时法国一年的财政预算总数。

    我还感叹于马其诺防线技术之先进。工事内部,指挥部、宿舍、食堂、炮塔、弹药房、修理厂、医院甚至专门的牙医诊所,应有尽有。最能体现马其诺防线技术水平的,恐怕就是它的炮火指挥系统了。伸出地面重达好几吨的活动炮塔,居然可以上下升降和360度旋转。而这些,在一架庞大的机械设备的帮助下,由一名女士手工就可以完成。战时,炮塔升出地面,可以向来自任何方向的进攻之敌射击。平时,则可以将炮塔降到与地面齐平,不注意根本不会发现这里会潜藏着一门大炮。敌人进攻时,分布在工事各重要观察哨所的士兵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敌情,并向工事内部的炮兵指挥部报告。指挥部则将敌情位置加以分析,随后通过一套机械传输系统将数据传达到炮塔指挥所,再由指挥所根据指挥部的指令调整火炮角度,向敌人实施准确打击。这一连串动作居然可以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完成。这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实在令人惊叹。

    此外,要塞工事内部都建有窄轨小火车,可以将弹药补给及时运送到各个作战点。要塞内部储存的弹药、粮食以及发电燃油可以保证士兵坚守3个月的时间而无需出山洞一步。在阴暗潮湿的洞穴深处行走,你可能会想:长时间在地下生活,会否造成体格下降?这一点建设者们已经想到了。要塞内部装有暖气系统,可以保证洞穴的干燥和恒温。在每一个要塞里,都建有一个大厅,平时用来放电影,演话剧。一旦遇上战事长时间无法出去,士兵们则可以到这里接受由高功率灯泡强光模拟的“阳光”照射。

    可笑恐怕就在于,这样一个庞大、先进而又史无前例的防御工事居然不废一枪一炮就被德军轻易攻破。1940年5月,德军机械化部队突袭比利时,翻越阿登山区,侵入法国,直接插到马其诺防线的背后,同时兵临巴黎城下。而此时,固守在马其诺防线的法国士兵居然没有向首都方向抽调一兵一卒,还顽强地等待着敌人的正面进攻。

    马其诺防线建设的历史功过从此成了一个争论的话题。当年支持马其诺防线修建计划的贝当以及后来正式提出该计划的法国军事部长马其诺也就成了舆论诟病的焦点。

    但从历史的经验来看,马其诺似乎并没有错。一战凡尔登战役的经验让贝当、马其诺等人相信,有效的阵地防御可以成为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1916年,正是由贝当元帅指挥的凡尔登防御战挫败了德军的进攻锐势,并使其成为协约国转入反攻的转折点。

    从当时的实际需要来看,马其诺似乎也没有错。一战总共造成法军近500万人的死伤,据说当时的法国几乎是家家举丧,户户哀歌。惨痛的教训使法国民众中笼罩着一种情绪,就是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敌人的再次侵略。而刚刚从德国收复,富含煤铁资源的阿尔萨斯、洛林工业区又急需保护。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马其诺似乎更没有错。虽然马其诺防线最初预算29亿法郎。但和一战中法国承受的高达600亿金法郎的经济损失相比,实在是小钱一笔。和贝当、马其诺相对,以福熙为代表的另一派主张集中财力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采取积极防御战略,将来犯之敌歼灭在境外,御敌于国门之外。但计算下来,仅仅使法国当时110个师中的一半实现部分现代化的目标,就需耗资50亿法郎。这当然没有修建一条坚固的防御工事那样更加经济,也更可以一劳永逸。

    直到今天,仍有法国人认为,马其诺不过是英法″绥靖主义″的替罪羊。因为正是有了马其诺防线,才使法国成为欧洲唯一一个避免遭受德军突然袭击的国家,使阿尔萨斯和洛林工业区免受战火的破坏。而且,德国还被迫违反国际公约,侵犯比利时这样一个中立国家。更何况,坚守在阿尔卑斯山区和阿尔萨斯、洛林山地马其诺防线内的3万法军阻挡和牵制了约90万意大利和德国军队。

    这一论调当然无法掩盖修建马其诺防线决策的明显错误。那么,马其诺错在哪里呢?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位高级将领在参观完马其诺防线后所给予的一句评价也许能够解答这个问题,那就是:“技术先进,观念落后”。

    错就错在观念上!墨守成规,无视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仍然顽固坚持落后的军事战略思想,企图以阵地消极防御战的方式来应对航空兵支援下坦克、机械化部队的高速突进,战场胜负,在马其诺防线开始动工兴建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见了分晓。

    也许,80年前法国军事统帅部里的那场争论今天可以彻底划上句号了。马其诺防线的风风雨雨告诉我们,一个事业,如果不是建立在正确观念的基础之上,不是建立在积极进取的前提之下,再先进的技术,再庞大的投入,最终都将难逃失败的命运!



    

(转自《欧洲时报》周末特刊   2003年3月1-2日版  “旅欧札记”)